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社会蓝皮书:互联网催生灵活就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2-16 18:54:13      阅读量:66358次     

        2019年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202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 《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向与会学者分享了蓝皮书总报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的主要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崔岩副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朱凤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海东教授分别围绕“中国社会发展质量研究报告”“2019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医疗卫生改革十年(2009—2018)”“新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流动调查报告——基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五城市的调查”分报告内容进行了精彩阐述。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劳动关系发生明显变化

       蓝皮书指出,2019年初中央强调“六个稳定”,“稳就业”排在第一位。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的收入和生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城镇就业1097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833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1万人,增长1.1%。1—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3%,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前三季度,在25~59岁的人群中,调查失业率为4.6%左右,低于平均调查失业率。 

       与此同时,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前三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4,表明市场用人需求继续高于劳动力供给水平。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1—9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3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30万人的目标任务。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新模式,显示了巨大的就业潜力。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平台雇用598万正规就业者,同时还带动提供共享服务的劳动者7500万人,灵活就业大量增加,对法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就近从事非农工作的数量也在增加,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回农村就业创业,体现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新变化。

 特大城市居民就业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职业结构呈现代化特征

       蓝皮书指出,在就业状况方面,调查数据显示83.23% 的特大城市居民拥有稳定就业状况。具体来说,上海最高,达到90.23%;其次为天津(88.59%);广州和武汉略低,但也均超过了80%;重庆居民目前处于稳定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仅70.70%。 

       在单位类型方面,特大城市居民在体制外就职的比例高于体制内。具体来说,43.57% 的特大城市居民就职于体制内,56.43% 就职于体制外。从地区差异来看,重庆居民就职于体制外的比例在五城市中最高(69.05%),其次为广州(63.65%),上海和武汉的比重略低,但也均超过了50%。总的来说特大城市稳定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从一个方面表明特大城市就业质量较好。进一步考察体制内单位的分布发现,分别有30.65% 和20.11% 的天津居民就职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在职业类型方面,根据最新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将就业人员的职业类型划为七大类。调查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制造业人员构成了特大城市职业群体的主体。广州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五城市中比例最高。重庆、武汉、广州的社会服务业人员均超过40%,天津社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最低,但是也超过了30%。天津、重庆、上海、武汉的生产制造业人员比例均超过了五分之一,广州最低,仅14.3%。除此之外,天津办事人员比例最高(8.84%),重庆农业从业人员比例最高(7.98%),而五城市各类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均不到5%。 

90后群体最关注就业失业问题 

        蓝皮书指出,90后居民中2013—2019年平均有超过1/3的人关注就业失业问题,60后、70后和80后居民中平均关注比例在25%左右,50后及50前居民对就业失业问题的关注比例仅在15%左右。90后出于生命周期的原因,年龄上正处于进入劳动力市场阶段,同时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高学历劳动力增加,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因此他们对就业失业问题最为敏感和关注。

       物价上涨问题的主要关注人群是50前居民,他们各时期的平均关注比例为38.9%;50后、60后、70后和80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比例比较接近,平均在1/3左右;90后居民则明显有别于其他世代居民,平均关注比例为27.1%,对物价上涨问题关注较少。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世代越近的居民越关注住房价格过高问题。从各时期平均数据来看,80后和90后的关注比例分别为32.4%和33.1%;60后和70后的关注比例为21.6%和24.8%;而在50后和50前居民中关注比例降至16.7%和14.7%。因此,在年轻世代的居民中,住房的压力较大,对自有房也充满了期待,因此对住房的价格较为关注。

https://www.epwk.com/internet/article-i-591-art_id-259866.html